【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离婚后如何处理孩子抚养问题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离婚后,如何应对对方不让自己看孩子的行为
离婚后有抚养权的一方不让见孩子的,没有抚养权的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行使探望权。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拒不执行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所以,一方不履行协助的义务的,另一方有权起诉处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二、离婚后孩子未上户出生证明丢失,如何处理孩子的户口?
父母不能办理的,需提供新生儿母亲签字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委托书》、父母双方和领证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委托办理《出生医学证明》。1.新生儿父母一方或双方为外籍的,“新生儿姓名”栏可填写中文或英文。
2.新生儿“出生地点”栏,依据新生儿出生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填写。
3.“医疗机构名称”栏,按助产机构的全称填写。其他情形的填写“”。
(四)新生儿父母信息
1.新生儿父母一方或双方为外籍的,其姓名可填写中文或英文,其他信息填写中文。
2.新生儿父母“年龄”栏,按照新生儿出生时其父母的实际年龄填写。
3.新生儿父亲或母亲为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居民的,在“国籍”栏分别填写“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
4.对于未提供民族信息的,“民族”栏可填写“”。
5.“住址”栏填写新生儿父母户口地址或有效身份证件地址或现住址。有特殊情形的外籍人员可填写“”。
6.“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栏按照其提供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或居民户口簿的号码填写。
7.若领证人不是新生儿母亲的,需提供新生儿母亲签字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委托书》、父母双方和领证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8.对于未提供新生儿父亲信息的,新生儿母亲应当提供经本人签字的不能提供父亲信息的书面《声明》,签发机构可在《出生医学证明》上父亲信息的相应栏目处填写“”。
9.对于新生儿父母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与住院分娩登记的姓名等相关信息不一致的,领证人应当提供户口登记机关的相关证明,必要时应当提供法定鉴定机构有关亲子鉴定的证明。相关材料应留存。
三、离婚诉讼中遗失孩子出生证明和户口本信息的影响与解决方案
起诉离婚没有孩子的户口本和出生证明不要紧的身份证可以去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代替。有了户籍证明就无需户口本。起诉离婚不需要提交出生证明。没有孩子出生证明和户口,不影响离婚诉讼,但会影响法院对孩子抚养权的判决。去法院诉讼离婚需要准备以下资料1、三份起诉状;
2、你们双方的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簿复印件);
3、你们夫妻双方的结婚证或者婚姻关系证明书(起诉时仅需提供复印件,如果起诉的时候没有结婚证,可以去结婚登记地的民政局开具“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作为双方婚姻关系证明);
4、如果要分割财产,应当提供待分割财产的有关资料,比如房屋产权证、银行存款证明等;
5、有小孩的,需要小孩的出生证、户口簿或者常住人口登记卡、社区证明。
四、离婚后如何起诉家暴家暴诉讼时效问题
法律分析
与对方离婚后也是可以起诉家暴的,家暴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八十九条
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以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 第八十九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离婚后如何处理孩子抚养问题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