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过失决水罪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

过失决水罪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

诊断报告 报告编号:NO.20250404*****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一、过失决水罪构成要件及条件 你好,关于构成过失决水罪的条件这个问题,过失决水罪是指过失决水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过失决水罪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构成过失决水罪的要件与法律规定"

律师解答
构成过失决水罪的要件有

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过失和疏忽大意过失。

2、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

3~15分钟获得解答!

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1]《刑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二、过失决水罪构成要件与条件

你好,关于构成过失决水罪的条件这个问题,过失决水罪是指过失决水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刑法规定,犯过失决水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过失决水罪构成要件

关于过失决水罪构成要件的问题,决水罪是指故意决水,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刑法规定,犯决水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划分犯罪既遂与未遂应以是否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为标准。对决水罪的规定并未将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作为法定犯罪构成要件,行为人只要实施决水行为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有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现实危险即构成犯罪既遂。其认定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应以决水后水流开始冲溢为标准。因为水流具有巨大破坏力,水势一旦失控,往往借助于破坏力愈演愈烈从而构成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严重危害。如果行为人刚开始破坏水利设施或者正在破坏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未致使所决之水流开始破坏即犯罪未遂。

五、过失决水犯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1、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水灾的行为,即改变水势,使之泛滥成灾的行为。这种行为多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行为人不注意公共安全以致酿成水灾。如果负责防洪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擅离职守,过失引起水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不构成本罪,视情节可定为玩忽职守罪

2、构成本罪必须已经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如果造成的危害后果不严重,或者未造成危害后果,不构成过失决水罪。而且这种严重后果必须是过失行为所引起,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上述客观方面的特征是本罪区别于失火、过失爆炸、过失投毒等犯罪的关键所在。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过失和疏忽大意过失。其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其行为可能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并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了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如果行为人对其行为引起的水灾并未预见,而且案件发生时的主、客观情况看,行为人也不可能预见,则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六、过失决水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1、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水灾的行为,即改变水势,使之泛滥成灾的行为。这种行为多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行为人不注意公共安全以致酿成水灾。如果负责防洪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擅离职守,过失引起水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不构成本罪,视情节可定为玩忽职守罪。

2、构成本罪必须已经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如果造成的危害后果不严重,或者未造成危害后果,不构成过失决水罪。而且这种严重后果必须是过失行为所引起,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上述客观方面的特征是本罪区别于失火、过失爆炸、过失投毒等犯罪的关键所在。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过失和疏忽大意过失。其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其行为可能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并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了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如果行为人对其行为引起的水灾并未预见,而且案件发生时的主、客观情况看,行为人也不可能预见,则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十、过失决水罪的要件有哪些?

(一)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二)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过失和疏忽大意过失。其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其行为可能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并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了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如果行为人对其行为引起的水灾并未预见,而且案件发生时的主、客观情况看,行为人也不可能预见,则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1、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水灾的行为,即改变水势,使之泛滥成灾的行为。这种行为多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行为人不注意公共安全以致酿成水灾。如果负责防洪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擅离职守,过失引起水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不构成本罪,视情节可定为玩忽职守罪。

2、构成本罪必须已经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如果造成的危害后果不严重,或者未造成危害后果,不构成过失决水罪。而且这种严重后果必须是过失行为所引起,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上述客观方面的特征是本罪区别于失火、过失爆炸、过失投毒等犯罪的关键所在。(三)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四)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1、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水灾的行为,即改变水势,使之泛滥成灾的行为。这种行为多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行为人不注意公共安全以致酿成水灾。如果负责防洪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擅离职守,过失引起水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不构成本罪,视情节可定为玩忽职守罪。

2、构成本罪必须已经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如果造成的危害后果不严重,或者未造成危害后果,不构成过失决水罪。而且这种严重后果必须是过失行为所引起,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上述客观方面的特征是本罪区别于失火、过失爆炸、过失投毒等犯罪的关键所在。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失决水罪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声明:文章内容系听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点击【意见反馈】提交信息,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文章后仍有疑问律师在线解答
在线咨询

刑事犯罪辩护法律知识

  • 最高院盗窃案件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
    一、最高院盗窃案件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2、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2025-11-28 21次阅读
  • 如何断定帮助恐怖活动罪
    一、断定帮助恐怖活动罪的方法 资助恐怖活动罪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所提供的资金、物资和其他帮的对象必须是实施恐怖活动的组织或者是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否则不构成本罪;二、有自愿无偿提供资金、物资、其他帮助和为其提供筹集资金、物资的客观行为。构成资助恐怖活动罪的行为人是年满十六周岁的、具
    2025-11-28 2次阅读
  • 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犯罪必备四个要素
    一、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犯罪必备四大要素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一方面,任何传授犯罪方法的犯罪都是扩散犯罪方法、传授犯罪技巧,进而直接造成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这是本罪的直接客体;另一方面,根据行为人传授的不同性质的犯罪方法,被传授人可能实施各种不同的犯罪从而侵犯不同
    2025-11-28 12次阅读
  • 在任何情况下非法种植品原植物都是犯罪行为
    一、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犯罪需要满足哪些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原植物种植的管制。本罪的对象是毒品原植物,即用来提炼、加工成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可卡因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原植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家有关法规,非法
    2025-11-28 4次阅读
  • 法律关于打击报复证人罪概念是什么?
    一、法律关于打击报复证人罪的概念是什么 打击报复证人罪是指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二、什么是打击报复证人罪,打击证人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刑法第308条对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基本构成未设定情节要件,此规定,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不需要情节严重,但是法条把“情节严重”作为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加
    2025-11-28 3次阅读
  • 介绍罪量刑?
    介绍卖淫属于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1、根据《刑法》第359条第一款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引诱、容留、介绍二人次以上卖淫的;(二)引诱、容留、介绍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卖淫的;(三)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的人患有艾滋病或者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的;(四)其
    2025-11-28 2次阅读
  • 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审理案件会被判刑吗?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会被判刑吗 人民法院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2、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3、隐藏、转
    2025-11-28 10次阅读
  • 非法经营构成犯罪数额怎么计算
    一、请问非法经营构成犯罪的数额怎么计算 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
    2025-11-28 8次阅读
  • 最高法对非国家行贿案件解释
    一、最高法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件的解释如何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三款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第七条、第八条第一款关于行贿罪的数额
    2025-11-28 0次阅读
  •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犯罪解释
    一、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犯罪的相关解释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 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15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 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非法行医,具有造成突发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突发传染病病人贻误诊治或者造成交叉感染等严重情节的,
    2025-11-28 1次阅读
在线咨询律师
刑事犯罪辩护律师
刘东锋
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
在线咨询
牙述彪
上海市-上海市-闵行区
在线咨询
陈利厚
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
河南省-郑州市-
在线咨询
王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在线咨询
吴越
湖北图盛律师事务所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
在线咨询
一对一服务
一对一服务
一对一专业解答咨询
服务保障
服务保障
平台律师均经过三重认证
高效解答
高效解答
快速咨询,快速响应
平台监督
平台监督
平台全程监督律师办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