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被骗了,报警有用吗?钱能还回来吗?

被骗了,报警有用吗?钱能还回来吗?

诊断报告 报告编号:NO.20240711*****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一、被传销骗了,报警是否有用,钱是否能回来被骗,报警是否有效? 1、当事人不该质疑报警是否有用。无论被骗的财物是否能够顺利要回,当公民或法人受到诈骗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侵害之时,应当第一时间报警,并最大限度的向警方提供案件线索,利于侦破案件。待警方抓获违法或犯罪嫌疑人后,被骗财物会依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被骗了,报警有用吗?钱能还回来吗?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钱被诈骗了报警有用吗能拿的回来吗

钱被诈骗了报警有用。
成功立案后,警方调查侦破案件肯定需要一个时间,如果能够成功拘留或逮捕了相关犯罪嫌疑人,最后收集好证据后,公安机关会将案卷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再由检察院将卷宗移交至法院起诉,法院再开庭宣判,在破案后犯罪分子应当退还被诈骗的财物。法律规定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四条

二、被人骗了钱,报警有用吗

这个也要看被骗怎么个骗法,涉及多少金额。如果被骗钱不报警肯定没有用的,报警了或许有用,报警是你走向维权的人生第一步,这一步会决定你以后的维权之路的,选不选择就在你了。一般情况下钱被骗,应该报警,公安机关会数目立案,立案后,发现骗子的犯罪线索,可以很快的破案,这样被骗的钱还有可能追回来。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2、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但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

5、因此,诈骗2021元至4000元,就可以立案,具体数额,所在省份不同,在2021至4000元间确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可以点击“咨询我”在线咨询,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

引用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1]《刑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
[1]《刑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

三、被骗了钱,报警有用吗?

这个也要看被骗怎么个骗法,涉及多少金额。如果被骗钱不报警肯定没有用的,报警了或许有用,报警是你走向维权的人生第一步,这一步会决定你以后的维权之路的,选不选择就在你了。一般情况下钱被骗,应该报警,公安机关会数目立案,立案后,发现骗子的犯罪线索,可以很快的破案,这样被骗的钱还有可能追回来。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2、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但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

5、因此,诈骗元至4000元,就可以立案,具体数额,所在省份不同,在至4000元间确定。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律师来进行界定。

引用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1]《刑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
[1]《刑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

四、怎么处理被骗的事

1、被骗了钱报警有用,如果被骗的钱达到了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会按诈骗罪来处理。公安机关发现骗子的犯罪线索,可以很快破案,这样被骗的钱还有可能追回来。

2、《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被骗了,报警有用吗?钱能还回来吗?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声明:文章内容系听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点击【意见反馈】提交信息,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文章后仍有疑问律师在线解答
在线咨询

刑事犯罪辩护法律知识

  • 如何认定是否属于帮助恐怖活动罪
    一、帮助恐怖活动罪的认定方法 资助恐怖活动罪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所提供的资金、物资和其他帮的对象必须是实施恐怖活动的组织或者是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否则不构成本罪;二、有自愿无偿提供资金、物资、其他帮助和为其提供筹集资金、物资的客观行为。构成资助恐怖活动罪的行为人是年满十六周岁的、具
    2025-11-29 15次阅读
  •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犯罪4大特征是指什么
    一、"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犯罪的4大特征是指什么" (一)主体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为单位犯罪。主体只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者是施工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所谓建设单位,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或者是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具有工程建设者的资格,能支付工程价款的其他单
    2025-11-29 2次阅读
  • 《扰、立案标准及法律解析》
    一般打电话骚扰是不会构成什么罪,这种行为是可以按治安的条款来进行处罚,涉嫌违法的就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形严重的,就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
    2025-11-29 2次阅读
  •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损财物犯罪相关知识
    一、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定罪量刑、刑罚适用、刑事责任。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
    2025-11-29 3次阅读
  • 帮信罪流水15万怎么判
    一、帮信罪,流水750万,获利两万,会判好久? 帮信罪流水750万获利两万,达到情节严重的情形,会按帮信罪进行处罚。根据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
    2025-11-29 1次阅读
  •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认定标准及追诉标准
    一、"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认定标准及行为类型详解" 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界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都是以交通工具为侵害对象的危害交通运输安全的犯罪。两者主要的区别是:1、主观罪过不同,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是过失犯罪。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持否定态度,或者应当预
    2025-11-29 5次阅读
  • 单位行贿罪认定和司法解释
    一、单位行贿罪的司法适用如何认定单位行贿赂罪,单位行受贿罪的司法解释 你好,以下是单位行贿罪司法解释,请根据你的情况参考一下。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职能活动及声誉。该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该财物一般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
    2025-11-29 2次阅读
  •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要素与构成要件
    一、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主要要件包括使用暴力方法、危害飞行安全、达到犯罪目的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客观方面,首先,行为人必须是使用了暴力,但不受所用暴力的手段和程度的影响。其次,使用暴力必须是针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而不是其他场合的人员。第三,必须是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只
    2025-11-29 3次阅读
  • 非法经营罪认定什么是非法经营
    一、非法经营罪的认定,非法经营罪的认定,什么是非法经营 、本罪的刑事违法性与其行政违法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非法经营者必然违反有关的工商法规、没有行政违法性就不存在刑事违法性,在我国目前行政经济法规不很健全的情况下,考察某一经膏行为是否违反国家规定,一定要把国家政策的精神吃透,对
    2025-11-29 0次阅读
  • 刑法绑架罪司法定义
    一、刑法中绑架罪的司法定义 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2025-11-29 2次阅读
在线咨询律师
刑事犯罪辩护律师
朱佩为
北京市-市辖区-海淀区
在线咨询
冉超
湖北尚卓律师事务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在线咨询
马鹤萁
北京天雍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丁万昌
安徽邦建律师事务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在线咨询
一对一服务
一对一服务
一对一专业解答咨询
服务保障
服务保障
平台律师均经过三重认证
高效解答
高效解答
快速咨询,快速响应
平台监督
平台监督
平台全程监督律师办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