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是否过失致人重伤或亡构成犯罪有怎样判处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医学中最常见的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死罪和医疗事故罪。
《刑法》第335条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它与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犯罪存在共同点,即两者在主观方面都存在过失,都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行为同时触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医疗事故罪,在这种情形下,应按刑法理论关于法条竞合的“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处理,即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一律按医疗事故罪论处。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医疗事故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和上述医疗事故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基本相同。
交通肇事过失事故发生后,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关的报警处理。
引用法规
[1]《刑法》 第335条
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定义是什么?
一、怎么样才会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索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
3
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应追究行为人过失重伤罪的刑事责任。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二、犯过失致人死亡罪有可能判缓刑吗?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法律规定的判缓刑的条件包括以下三个
1、原应当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
2、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法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不是累犯。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判处缓刑。过失致人死亡,除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一般规定外,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特殊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对于刑法另有特殊规定的,一律适用特殊规定,而不按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定罪处罚。
引用法规
[1]《人体重伤鉴它标准》 第二百三十五条
[2]《人体重伤鉴它标准》 第一百三十三条
[3]《人体重伤鉴它标准》 第一百三十四条
[4]《人体重伤鉴它标准》 第二百三十三条
[5]《人体重伤鉴它标准》 第二百三十三条
三、过失致人重伤打算结案的,案件批捕后多久才结案
1、致被害人重伤属刑事案件中的公诉案件,属于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的范围。
2、刑事拘留一般不超过10日,案情重大、复杂的不超过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不超过37日。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是不超过12个月。
四、以下哪些行为会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杀人罪有哪些处罚规定?本文将解答这些问题,建
《刑法》第235条的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需要说明的是,过失致人伤害的只有导致他人重伤的才负刑事责任,否则不负刑事责任。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身体健康的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他人身体造成重伤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不对本罪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新刑法对本罪降低了法定最高刑。1979年刑法规定本罪的最高刑为七年。
引用法规
[1]《刑法》 第235条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否过失致人重伤或亡构成犯罪有怎样判处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