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保险理赔法律咨询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保险理赔医药费的比例是多少,法律上如何规定的保险理赔医疗费的比例
专业分析1、工伤伤残等级。
2、你的工资或者你同行业的平均工资。1级伤残是一次性支付24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补偿,2级是22个月,每下一级少2个月9级是8个月,10级是6个月。
【温馨提示】
通过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方面疑问的话,可以点击咨询,本站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二、保险理赔委托律师费用
目前律师费的收费方法,主要有三种
计件收费。如简单的法律事务。
按标的金额比例收费。
按工作小时计时收费。
具体收费办法及数额,由双方在《聘请律师合同》中约定。
您应当提供的情况和证据
您在聘请律师时,应当向律师如实陈述与委托事项相关的情况和聘请律师的要求,并提供有关的证据材料
委托事项的概况及产生过程。
委托事项所涉及的争议。
与委托事项事实有关的证据和线索。
委托律师的主要要求。
承办律师提示需要您提供的其他材料。
合同应当明确。
《律师法》第二十五条
律师承办业务,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按照国家规定统一收取费用并如实入账。 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应当依法纳税。
引用法规
[1]《律师法》 第二十五条
三、保险合同索赔的律师费是多少
(一)、代理刑事诉讼案件收费标准1.担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的
1、侦查阶段每件收费1000—10000元;
2、审查起诉阶段每件收费1000—12000元;
3、审判阶段每件收费1500—23000元。
2.担任刑事案件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的
1、担任自诉人代理人的每件收费1500—22000元;
2、担任被害人代理人的每件收费1200—22000元。
3.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的部分,按照民事案件收费标准另行收费。
(二)、代理部分民事、行政诉讼案件收费标准
代理公民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民事、行政诉讼案件;以及代理涉及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征地拆迁赔偿(补偿)等公共利益的群体性诉讼案件的律师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除涉及“赡养费”的民事诉讼案件外,不涉及财产关系或财产标的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内的,每件800—6000元;财产标的额超过10万元的,按下列比例另加收费
10万元以上至50万元(含50万元)部分不超过4%;
5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含100万元)部分不超过3%;
100万元以上至500万元(含500万元)部分不超过2%;
5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部分不超过1.
2%;
1000万元以上至5000万元(含5000万元)部分不超过0.
7%;
5000万元以上部分不超过0.
5%。
上述按标的额分段收费的比例,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在规定的幅度内协商确定,分段计算,累加收费。
对涉及“赡养费”的民事诉讼案件,其律师服务收费按照上述代理民事、行政诉讼案件收费标准的50-
70%执行。
(三)、代理公民请求国家赔偿案件收费标准
每件不超过10000元。
(四)、代理上述案件二审或再审收费标准
直接代理上述案件的二审或再审的,按上述标准收费。原已代理一审,继续代理二审或者再审的,可酌情减收律师服务费。
(五)、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收费标准
代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律师事务所可与委托人协商适当增加收费标准,但最高不得超过前述最高标准的5倍。
(六)、计时收费标准
(一)收费标准
100-2400元/小时。
(二)计费时间以小时为基本计算单位,不足1小时的部分按1小时计算。承办律师为2人以上的,应以各自的计费标准和实际工作时间分别计算。
(三)律师在本城区办理法律事务时,路途中的时间按累计实际时间减半计算。律师在异地办案乘坐车、船、飞机花费的时间及必要停留时间减半计算,但每一昼夜最多为4小时。
四、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什么是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1.医疗费。
2.误工费。
3.陪护费。
4.住院伙食补助费.
5.残疾生活补助费。
6.残疾用具费。
7.丧葬费。
8.被扶养人生活费。
9.交通费。
10.住宿费。
11.精神损害抚慰金。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人数不超过2人。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险理赔法律咨询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