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离婚律师房产调查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我是离婚房产分割律师费是怎么算的。我和老公诉讼离婚有什么需要?
【法律意见】1,计件收费(没有财产需要分割的离婚案件)
目前,各地律师接手离婚案件收费不一,案件争议标的额的不同,律师资历不同,律师收费也有差异。
2、按标的额比例收(涉及离婚财产分割的离婚案件)
可以诉讼标的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收费,具体计算比例如下
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8-
12%,收费不足3000元的,可按3000元收取;
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含10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
5-
7;
1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3-
5;
1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含1亿元)部分收费比例为1-
3;
1亿元以上部分收费比例为0.
5-
1。
总之,是离婚需要分割的财产越多,律师收费的价格可能就会越高。
3、风险代理(按收费)
风险代理,简单的说就是交一定的基本费用,再确定一个打回财产数额的收费额度比例。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
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
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5%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
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
5%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四)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六)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本条第
(二)项、第
(三)项、第
(六)项规定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交纳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八条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
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
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
引用法规
[1]《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三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八条
二、律师如何调查离婚财产
1,调查股票。
一是知道对方在哪一个证券公司开户,可以委托律师申请法院调查令,或直接申请法院到证券公司调查,打印股票交易资金对账单,或直接往开户 打印股票交易的对账单。
二是不知道对方在哪一个证券公司开户,可提供夫妻一方身份证号码后,向法院申请调查令,或直接往中国证券上海结算公司或中国证券深圳结算公司调查对方的股票交易明细及所有的股票交易纪录;假如想查到对方的资金 情况,还可以在查出对方的开户证券公司后,再次向法院申请调查令或申请法院直接往开户证券公司调查资金对账单,对方 内的股票市值及资金 余额将隐无可隐,一目了然。
2,调查房产。
①房地产所有权人配偶凭其身份证实,户口本和结婚证等夫妻关系有效证实材料原件,可查询相关房地产登记信息。
②仲裁,诉讼案件当事人凭其身份证实以及仲裁机构或者审讯机关的立案证实原件,可以查询,复制与仲裁,诉讼案件直接相关的房地产登记资料。
③申请查询房地产登记资料的,应明确查询目的和房屋坐落,提供身份证实等必备证实材料,并按要求填写查询登记表;查询登记表应同时载明房地产所有权人姓名(名称),房地产登记案号或房地产权利凭证编号之一用于查询时核对和匹配。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离婚律师房产调查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