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刑事一审和二审区别主要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刑事一审和二审区别主要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诊断报告 报告编号:NO.20230823*****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一、刑事一审和二审的区别主要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律师解答刑事一审和二审的区别主要有1、一审程序由公诉或者自诉引起,二审程序由上诉或抗诉引起;2、一审案件原则上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案件由一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3、一审判决是未生效判决,二审判决为终审的生效判决。《刑事诉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刑事一审和二审区别主要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刑事一审和二审的区别主要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律师解答
刑事一审和二审的区别主要有

1、一审程序由公诉或者自诉引起,二审程序由上诉或抗诉引起;

2、一审案件原则上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案件由一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

3、一审判决是未生效判决,二审判决为终审的生效判决。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温馨提示】这是根据当前问题的经验总结,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尺度上有细微差别,办理案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律师,点击快速咨询,与律师一对一沟通法律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
[2]《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1]《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八条

二、刑事二审会比一审判的重,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二审一般不会比一审判的重。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以外,二审不能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二百四十四条
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四条

三、刑法代替考试罪的认定

对于认定代替考试罪的定性,相关法律是怎样规定的代考行为滋长的舞弊现象使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形同虚设,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代考行为破坏国家考试管理秩序,动摇了社会诚信道德基础,严重损害了国家考试制度公信力;代考行为是对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公正机制的挑战,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使考试作为评判考生专业素质的功能遭受破坏性影响和扭曲,严重影响社会人才评价、选报机制的正常运行;代考行为不但阻碍自身发展,侵害他人参与公平竞争的合法权益,还会毒化风气,破坏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因此,对代替考试行为苛以刑罚,有助于消除弊病,防止引发社会诚信危机。

四、刑事二审判的重

二审法院是否会加重被告人刑罚要区别情形对待。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五、刑事二审是否会比一审判的重

刑事二审不是一定会比一审判的重。如果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刑事二审可以比一审判的重;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关于刑事二审是否会比一审判的重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刑事一审和二审区别主要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声明:文章内容系听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点击【意见反馈】提交信息,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文章后仍有疑问律师在线解答
在线咨询

刑事诉讼法律知识

  •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有哪些
    一、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有几种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第三百九十八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
    2025-11-29 2次阅读
  • 最高法关于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相关司法解释有多少种?
    一、"最高法关于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具体规定及其几种类型"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十八条[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之一)]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
    2025-11-29 6次阅读
  • 刑法中关于传染病防治失职犯罪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具体有几种?
    一、刑法传染病防治失职犯罪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有几种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15日起施行第十六条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在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
    2025-11-29 2次阅读
  • 最高院关于非法利用网络犯罪具体规定及其重要
    一、"最高院关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犯罪的具体规定及重要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设立用于实施考试作弊的网站、通讯群组或者发布有关考试作弊的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的规定,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2025-11-29 2次阅读
  • 最高检非国家受贿罪相关司法解释
    一、"最高检发布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司法解释,涵盖多项重要规定" 《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量刑标准有所调整。基础刑由五年变为三年,新增“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量刑规定。详细如下《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
    2025-11-29 14次阅读
  • 最高院出台传染病防治失职犯罪司法解释规定重要
    一、最高院传染病防治失职犯罪的司法解释规定包括哪些重要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15日起施行第十六条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在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025-11-29 3次阅读
  • 最高法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犯罪司法解释具体有哪些重要规定
    一、最高法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犯罪司法解释具体有哪些重要规定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公通字[2008]36号)[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案(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
    2025-11-29 4次阅读
  • 最高检关于传染病防治失职案件相关解释,包括什么主要
    一、最高检关于传染病防治失职案件的相关解释包括什么主要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15日起施行第十六条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在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025-11-29 1次阅读
  • 有哪些犯罪法律法规?
    一、中国有没有故意伤害罪的法律法规? 你好,故意伤害罪的法律法规如下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2025-11-29 0次阅读
  • 最高法对有影响力人行贿案件相关解释规定有哪些
    一、最高法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案件的相关解释规定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9号),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定罪量刑适用标准,参照本解释关于行贿罪的规定执行。该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
    2025-11-29 0次阅读
在线咨询律师
刑事诉讼律师
高林伟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郑帅
北京市东卫(重庆)律师事务所
重庆市-市辖区-渝北区
在线咨询
朱佩为
北京市-市辖区-海淀区
在线咨询
牙述彪
上海市-上海市-闵行区
在线咨询
一对一服务
一对一服务
一对一专业解答咨询
服务保障
服务保障
平台律师均经过三重认证
高效解答
高效解答
快速咨询,快速响应
平台监督
平台监督
平台全程监督律师办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