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网上立案和现场立案哪个快?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网上被骚扰,报警后警方是否是会立案
1、网上被骚扰报警后,如果警方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警方会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二、立案是什么概念,报警后警察是否都应该立案
1、不是。
2、报警后,要经过初步的调查或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三、接到报案后,立案后多久可以立案
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内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原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十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 对于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应当在七日内制作《不立案理由说明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通知人民检察院。以上是报案后多久立案的解答
四、网上通缉发生在立案以后么
首先,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其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因此,立案与逮捕并无直接的关联,只有在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发生在逃情形的,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五条
五、网络诈骗警察立案资料有哪些,立案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3、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六、立案了会马上网上通缉吗
1、立案了不会马上网上通缉。如果案件已经立案并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可以网上追逃。
2、在刑事诉讼法中,通缉是一种执行逮捕的特殊形式,它的使用对象是应当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而网上追逃的对象不仅包括办理了逮捕法律手续的在逃犯罪嫌疑人,而且大量的对象是刑事拘留在逃犯罪嫌疑人。
七、立案庭接到立案材料多久立案
立案庭接到立案材料在七日内立案。人民法院受理原告起诉立案之后,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之后,应当在收到答辩之日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
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八、网上怎么报警立案
(一)通过网站在线举报点击“网络报警”,按照提示填写相关后提交。各地网络报警网址。(二)邮件举报点击“邮件报警”,进入电子邮件客户端后填写举报后发送。法律依据《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第二条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法律、法规、规章等对受案立案审查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决定不予受案立案后又发现新的事实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需要追究行政、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受案立案处理。
引用法规
[1]《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 第二条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上立案和现场立案哪个快?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