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罪与行为是否构成

罪与行为是否构成

诊断报告 报告编号:NO.20241201*****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罪与行为是否构成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什么是绑架罪?什么是构成绑架罪的几种行为?

构成绑架罪的行为包括

1、使用暴力手段绑架他人,即对被害人的身体直接实施暴力,违背被害人意志而劫持他人的行为。

2、使用胁迫手段绑架他人,即对被害人实施精神强制,使之不敢反抗,违背被害人意志非法劫持他人的行为。

3、欺骗方法,即以虚构事实,制造假象的方法将受害人骗至某一地点控制起来以要挟他人的行为。

二、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1、主体方面行为人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主观方面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
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3、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4、客体方面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三、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构成条件

挪用公款罪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其中包含三个要件
(一)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
(二)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三)行为人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使用的。所谓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本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2、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用途,并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用于非法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明知使用人用于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应当认定为挪用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

四、在某些情况下,以权谋私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以权谋私的行为是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五、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构成的罪名是什么?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国家秘密的管理制度。一切国家秘密都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直接破坏了国家对国家秘密的管理制度,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安全与人民的利益,因此刑法对此严加禁止。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秘密。按其重要性程度,国家秘密被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等级,只要行为人非法获取三种国家秘密中任一种秘密,都足以构成本罪。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行为人只要实施上述三种行为之一的,即可成立本罪,但对既窃取,又刺探、收买国家秘密的,也只能以本罪一罪论处。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已满16周岁并具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秘密,且自己不应知悉该国家秘密,但仍故意非法获取。行为人出于何种目的实施该行为不影响本罪的构成,但如果行为人是为了将非法获取的国家秘密提供给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人员,则不构成本罪,而成立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罪与行为是否构成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声明:文章内容系听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点击【意见反馈】提交信息,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文章后仍有疑问律师在线解答
在线咨询

暴力犯罪辩护法律知识

  • 抢夺罪、罪主要差异与特征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2025-11-28 3次阅读
  • 抢夺罪和罪区别是什么呢?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2025-11-28 2次阅读
  • 内蒙古区分罪及抢夺罪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2025-11-28 7次阅读
  • 刑法中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定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2025-11-28 5次阅读
  • 黑龙江应该怎样区分罪抢夺罪 黑龙江该怎么样区分抢夺罪罪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2025-11-28 8次阅读
  • 过失致人重伤罪既遂如何判刑?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2025-11-28 9次阅读
  •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人罪量刑标准,法律如何规定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2025-11-28 5次阅读
  • 故意伤害致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项目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2025-11-28 0次阅读
  • 未遂从轻判几年,法律有规定吗?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2025-11-28 1次阅读
  • 2023抢夺罪与罪具體差別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2025-11-28 13次阅读
在线咨询律师
暴力犯罪辩护律师
杨炜艳
云南上首律师事务所
云南省-昆明市-
在线咨询
董耿华
浙江峻德律师事务所
浙江省-嘉兴市-
在线咨询
陈柏有
律师事务所
江苏省-苏州市-
在线咨询
郑正
上海火鑫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
在线咨询
金震宇
江苏汇方律师事务所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在线咨询
一对一服务
一对一服务
一对一专业解答咨询
服务保障
服务保障
平台律师均经过三重认证
高效解答
高效解答
快速咨询,快速响应
平台监督
平台监督
平台全程监督律师办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