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民事纠纷欠多少钱可以立案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民事纠纷,5000元可以立案吗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通俗地说就是原告要解决的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多管他人闲事;知道要告谁;要求要具体(比如不光说要赔偿还得提出来想要多少),要明确某年某月某日发生过什么事,为什么要告别人;最后就是,这件事得归法院管,还有就是,到有管辖权的法院告,也就是,不要找错门儿!这些就是民事纠纷可以立案吗问题的回答,有问题可以联系我们。引用法规
[1]《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八条
二、被朋友诈骗3000元,立案费多少钱,如果立案能要回来吗
1、立案不收取费用。
2、报警并不受金钱数额的限制。无论当事人被骗多少钱,都是可以报警的。3000元以上才会被立案。如果被诈骗3000以下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达到3000及以上,适用《刑法》警察就要立案侦查。
3、《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引用法规
[1]《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2]《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百六十六条
三、工程款拖欠纠纷可以立案吗民事纠纷可以立案吗
可以立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因此,按民事诉讼法规定,并没有要求当事人在立案环节必须提供证据。当然,在审理环节当事人如果不提供证据则很可能败诉。
引用法规
[1]《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2]《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3]《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四、民事纠纷,请问民事纠纷的诉讼费多少钱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非财产案件,是指因人身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发生争议而提起诉讼的案件。《收费办法》及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9日通过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规定,非财产案件受理费在规定的收费幅度内按件计征,涉及财产的部分依不同情况处理离婚案件,每件收100元至50元。涉及财产分割的,总额不超过1万元,不另收费;超过1万元的,超过部分按1%收取。侵害姓名权、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收取50至100元。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没有争议金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30至50元。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10元至50元。破产案件,按照破产企业财产总值依照财产案件收费标准计算,减半交纳,但最高不超过10万元。以上就是我们可以提供的民事纠纷诉讼费多少 问题的解决办法,希望你可以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其他法律问题,听律网网还提供了专业的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再次进行法律咨询。
五、社保待遇损失纠纷可以立案吗民事纠纷可以立案吗
可以立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因此,按民事诉讼法规定,并没有要求当事人在立案环节必须提供证据。当然,在审理环节当事人如果不提供证据则很可能败诉。
引用法规
[1]《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2]《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3]《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事纠纷欠多少钱可以立案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