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赠与房产律师如何处理赠与?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我想问一下,关于老人房产赠与房客,房子赠与时需要注意哪些问
赠与双方不要因为想要节省过户费用而采取赠与方式进行过户,这样做存在风险。虽然您可以在公证处取得赠与公证书并办理产权过户,但这赠与过户的性质与买卖过户不同,以下几点赠与过户注意事项你必须看清楚1、赠与是无偿的法律行为,法律后果不同于有偿的买卖行为。
2、赠与过户办理产权登记的税费的时候税费标准与继承过户和买卖不同;
3、若进行赠与公证,赠与行为一般不能撤销。
4、在进行赠与过户的时候,需要有受赠人缴纳个人所得税1%(房屋满五年且是住房免征;近亲属和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人之间赠与房产,以及发生继承、遗赠取得房产未满五年也可免征)、契税3%、贴花5元套、公证费、评估费。
5、由于地区不同,规定不同,所以各地的公证费的交付标准都不同,正常情况下,公证费是房价的2%。部分地区在房产赠与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房产评估,而房产评估所需要交付的评估费用收取比例在0.3%~
1%之间。
二、律师写的房屋赠与协议书,并签字做证明人的协议有法律效益吗
双方私下签写的协议,如果合法,有法律效力,无需证明人。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第十一条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的形式。第十二条 合同的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订立合同。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三、房产赠与合同纠纷找律师怎么收费房产纠纷律师费怎么收
律师在代理法律事务时,因各地经济水平不同、案件容易程度不同,所以收取标准各不相同,具体房产纠纷律师费怎么收请与律师协商
四、遗赠房产纠纷请律师要收费吗,法律怎样规定
专业分析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
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标的额费率
10万元以下的部分(含10万元)6%
10-50万元的部分(含50万元)5%
50-100万元的部分(含100万元)4%
100-500万元的部分(含500万元)3%
500-1000万元的部分(含1000万元)2%
1000-5000万元的部分(含5000万元)1%
5000万元以上的部分0.5%20%
但累计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三)计时收费
1、收费标准每小时200元-2000元,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在上述幅度内约定计时收费的标准和结算方式。
2、上下浮动幅度
20%
(四)增加反诉的案件,反诉部分可以按以上标准酌减收费。
(五)发回重审的案件,由原承办律师办理的,可以按原收费标准酌减收费。
(六)风险代理收费
最高代理费金额不得高于合同约定标的额的4729%,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法律服务除外。
【温馨提示】更多法律知识请关注听律网网,27万+注册律师日常科普法律干货,若当前有棘手的法律问题,可以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从专业角度给你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五、生前赠与房地产纠纷找律师多少钱房地产律师
关于房地产律师这个问题,律师费一般按照标的来收取,也就是说按照房子的价值的相应百分比数来收取,各个省有不同规定。找律师的话最好找专门打房产官司的律师。
六、赠与房产过户费用,法律依据是什么
律师解答
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费用,指夫妻之间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屋归夫妻一方拥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或者是一方拥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变更为其中一方拥有的,变更共有份额的,免征契税。
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费用,父母与子女之间
父母子女间可以办理赠与,双方持身份证,房产证,直系亲属证明等资料办理过户手续,个人购买90平以下普通住房并且是家庭仅有住房,契税按1%征收,不符合以上条件的按2%征收,对于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144平米以上或非住宅契税按4%征收,每平米6元的手续费。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建议尽快找专业律师咨询,听律网网作为您身边的法律服务平台,凝聚全国各地27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省时省心!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赠与房产律师如何处理赠与?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