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土方工程承包注意事项有哪些2023年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2023年土方工程承包注意事项
土方工程承包注意事项有1、施工1、须提前查明周边地下设施及管线分布情况,做好记录,若在挖土时发现新管线,须及时上报;
2、深度超过时须在临边设置防坠落措施及警告标志,并配备监护人员,夜间施工时须设置信号灯;
3、控制槽段开挖坡度,以及特殊支护作业符合设计方案,保证支护效果;
4、在基坑、巷道施工时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基坑采用坑外降水以杜绝积水;
5、雨后作业须先检查边坡土体及支护情况,必要时进行边坡加固;
6、在开挖坑周边进行清理,留出足够的余度,避免土石回落伤人,人工清理时须应按相关规定进行。
2、爆破作业1、爆破作业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划定警戒区域,安排专人巡查,杜绝行人通过;
2、作业范围内严禁吸烟、携带火种;
3、确保爆破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按规程操作;
4、爆破作业过程必须进行二次确认,按规定设置安全区;
5、加强对打孔及装药等工作的检查,确保位置正确,药量合理;
6、确定爆破网路及起爆顺序,并先进行模拟试爆。
3、机械设备1、坑边1m范围内严禁重车通行、停放;
2、对悬空设备部件须采取固定措施以防高空坠落;
3、土方施工须远离高压线路至少2m;
4、进场车辆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定期维修;
5、设置施工标志与防护设施,由专人定期检查加固。
4、施工用电1、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须采用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电气设备须进行保护接零;
2、电路开关箱中须设置漏电保护器,用电设备须在设备负荷线首端设漏电保护装置,每台设备实行“一机一闸”制度;
3、灯具应设置熔断器保护,露天照明灯应进行防水保护;
4、配电箱进线和出线应加设防护套,应加门加锁,并由专人维护管理,保证电工持证上岗;
5、潮湿环境下照明电压须控制在36V以下。
5、库存保管1、消除火灾隐患,须设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加强防火教育并指定防火负责人;
2、对于易燃易爆品(如爆炸物品、油漆、油料、涂料、隔离剂等)须设专库保管,以及建立健全存放、保管、领用、回收制度;
3、确保保证通风良好,条件差时须进行强制通风。法律依据《建筑法》第三十九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 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引用法规
[1]《建筑法》 第三十九条
三、2023年,个人签订的工程承包协议有效吗?
公司与个人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是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无效1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2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3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承包人从事建筑工程必须具有主体资格,即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以及具有从事建筑行业的资质方可作为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承包方当事人,个人明显不得成为承包方。《民法典》第七百九十条 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公开、公平、公正进行。第七百九十一条 发包人可以与总承包人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别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订立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合同。发包人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支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数个承包人。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支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七百九十条
[2]《民法典》 第七百九十一条
四、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项2023年
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一、合同签订的前提是依法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二、合同对林地的流转和开发利用作出的义务性规定;三、承包方必须具备一定的开发资质。《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订立合同。
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方工程承包注意事项有哪些2023年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