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只有合同,没有房产证,能贷款吗?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没有房产证怎么贷款?
一般来说没有房产证,是不能在银行贷到款的,但也需分情况区别看待。如果申请人只是暂时没有房产证,如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时,房产证抵押给了银行,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提供按揭贷款合同、购房合同、首付款发票等相关材料,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但如果申请人是购买的安置房、回迁房或是自建房,想要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就比较难了。所以在申请贷款前,弄清楚自己的房产属性就可知道能否从银行贷到款了。
二、没有房产证只有房屋买卖合同能贷款吗
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要看是谁没有房屋的房产证来判定。1、开发商没有房屋的房产证。房屋的出售证件不齐全或是房屋的质量等其他方面有问题,开发这样房屋的开发商是不能办理下来房屋的产权的,所以开发商与购房的业主签订的买卖合同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因为他没有任意处置房屋的权利。
2、开发商尚未帮业主办房产证。在开发商手里购买到商品房的业主,在开发商没有为其办理房屋的房产证的时候,开发商是拥有房屋的产权的,所以只要业主经过开发商的同意或是告知开发商,签订的买卖合同就是有效的。
3、出售回迁户的房屋,开发商需要经过回迁户的同意之后,才可以对回迁房户没有取得房屋的产权进行补偿,然后将房屋再次出售,这样的房屋出售的时候签订的买卖合同是有效的。没有经过回迁户的同意私自出售房屋的情况下,签订的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三、没有房产证没有供房合同可以贷款的
抵押贷款必须要有房产证才可以办理,期房按揭贷款是可以凭合同去办理贷款的。1、一手房可以办理按揭贷款,凭抵押合同、首期款付款证明、贷款人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单身证明等,通常会由开发商提供阶段性担保,直到个人拿到房产证并办好抵押为止。
2、如果是正在贷款,仅凭购房合同银行是不会再给你贷款的,需要你结清上家银行的贷款,房产证,再到另一家银行(也可以是原银行)办理贷款,注意抵押贷款是需要有资金用途证明的,买房、装修、买车等都可以。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全文》第二十六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引用法规
[1]《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全文》 第二十六条
四、没有房产证只有购房合同可以贷款吗?
1、先看一下购房合同,上面有办理房产证的最后时限,是开发商合同内的要约条款,基本可以清楚大致时间。
2、房产证办理是这样的,在开发商完成其自身相关手续的前提下,会集中要求业主将销售报备的合同、完款证明、贷款证明、发票、身份证等资料或复印件交给开发商,由开发商代办,而开发商需要准备的资料有各种应付土地款、税费等项目,还有商品房的验收、交付的手续证明之后到房管局办理房产证。
3、办理房产证时业主需要注意产证登记产权人要在领证的时候到场、携带本人身份证并签字。同时要缴纳相关费用,包括契税、印花税、工本费等。
4、若有购房按揭贷款,房产证需要在贷款银行作抵押登记。希望我对于没有房产证有购房合同可以贷款吗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五、有房子抵押贷款可是没有房产证,只有购买合同银行会给贷吗
住房抵押贷款申请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年龄在18(含)65周岁(含)之间
2.具有合法有效地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是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
3.具有良好的的信息记录和还款意愿
4.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5.具有所购住房的商品房销(预)售合同或意向书
6.具有支付所购房屋首期购房款能力以新购住房作最高额抵押的,须具有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房龄在10年以内,且备有或已付不少于所购住房全部价款30的首付款已购且办理了住房抵押贷款的,原住房抵押贷款已还款一年以上,贷款余额小于抵押住房价值的60,且用作抵押的住房已取得房屋权属证书,房龄在10年以内
7.有贷款人认可的有效担保
8.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住房抵押贷款所需材料
1、个人身份证件、户口本、居住地址证明、婚姻状况证明;
2、个人收入证明或资产状况证明;
3、抵押房屋的产权证明;
4、若申请人以他人房产作抵押,还需提供房产权属人(含共有人)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同意抵押的书面证明等;
5、若指定银行,还需要满足该银行要求的其它证件。 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具体流程
1、客户名下的房产首先是可以办理房产抵押登记的大产权房屋;
2、办理抵押贷款申请;
3、评估机构对客户提供有自有房产进行评估,并提交房产评估报告。
4、办理房产保险手续及相应的贷款审批手续,贷款额度最高可达评估价值的80。
5、客户持房产证、借款合同到房产所在区县房地局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6、抵押登记办妥后,银行方可发放贷款。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只有合同,没有房产证,能贷款吗?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