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2023年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是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

2023年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是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

诊断报告 报告编号:NO.20251122*****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3年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是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2023年医疗事故鉴定标准与法律规定"

出现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存在,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满足这些条件,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由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医疗事故的鉴定时效限制和法律标准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医疗事故鉴定有时效限制,一般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算。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第二十一条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建议尽快找专业律师咨询听律网网作为您身边的法律服务平台,凝聚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省时省心!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十条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十一条

三、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部门和法律标准

1、本市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的有市、县级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鉴定委员会。

2、市、县级市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辖区内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其日常工作由同级卫生局医政部门承担。

3、市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对县级市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而要求重新鉴定的案件,以及市市范围内医疗机构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其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局医政处承担。
在现有医学科学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是很难界定的,有因患者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也有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而医疗事故鉴定的作用可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诉讼中的证据作用。
一、医疗事故鉴定时效有多久

1、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间限制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医疗事故鉴定时效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也就是说如果是现在申请鉴定,医学会正式受理后60日内应该拿到鉴定书。
二、医疗纠纷要如何申请鉴定?

1、病员家属要求追究医疗责任时,首先向医疗单位的医务处(科)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书面申请,由医疗单位医疗事故处理小组进行讨论,并出具书面结论。

2、病员或其家属对医疗单位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相应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3、医疗事故或事件鉴定申请,限于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一年之内提出,逾期不予受理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十五天内提出申请。

4、对县级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鉴定书十五天内向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复查。

5、对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鉴定书十五天内向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复查。

6、省医疗事物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如对结论不服,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四、"医疗事故鉴定标准一级医疗事故赔偿争议处理法律规定"

一般医疗事故赔偿争议可以选择的处理方法有协商、或者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处理,但协商或调解本身都不具有强制性,如果双方对民事赔偿存在较大的分歧,也可以准备相关的证明材料提起民事诉讼。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并不完全取决于事故等级。

五、医疗事故鉴定标准及其赔偿方法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的,应当由涉及的所有医疗机构与患者共同委托其中任何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鉴定标准可以参考上述的回答,希望能帮到您。

六、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规定和流程

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九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第三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争议的再次鉴定工作。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第九条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第三条

七、"叔叔的手术后发生医疗事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吗?"

因医疗事故出现纠纷的,可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争议的再次鉴定工作。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以下简称医学会)可以设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和日常工作。 待鉴定结论出来后,可联系专业律师判断如何诉讼。也可考虑先提起相关诉讼,后由法院委托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相关事宜。

八、"在医疗事故法中,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法律上医疗事故认定条件有哪些特征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因诊疗护理工作乃是群体性的活动,有时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人,也可以是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人员。

2、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

3、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也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4、给病员造成危害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及此程度,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5、危害行为和危害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如果在发生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必须具体分析各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

九、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如何处理?医疗事故的判定标准有哪些?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重度智能障碍;

2、单眼球摘除或经客观检查证实无光感,另眼球结构损伤,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波潜时延长>160ms(毫秒),矫正视力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是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声明:文章内容系听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点击【意见反馈】提交信息,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文章后仍有疑问律师在线解答
在线咨询

证据调查法律知识

  • 平度法律咨询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2025-11-28 4次阅读
  • 公诉案件证人出庭作证规定有哪些有没有法律依据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2025-11-27 21次阅读
  • 经济纠纷证人不出庭作证行吗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2025-11-27 3次阅读
  • 刑事诉讼直接证据是如何提取和使用?
    只有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原则(一)间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二)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三)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构成锁链;(四)间接证据之间以及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 没有矛盾;(五)间接证据所形成的证明体系足以排除其他可 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025-11-26 13次阅读
  • 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与证人出庭作证确定方法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2025-11-26 32次阅读
  • 法律咨询148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2025-11-24 3次阅读
  • 什么算间接证据?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2025-11-24 11次阅读
  • 2023年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是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2025-11-22 26次阅读
  • 一审证人已经出庭作证,二审还需要出庭吗?具体是怎么规定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2025-11-22 149次阅读
  • 法律咨询清单公示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2025-11-21 6次阅读

证据调查律师说法

在线咨询律师
证据调查律师
董成军
陕西大图律师事务所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
在线咨询
张睿捷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市辖区-朝阳区
在线咨询
张绪林
四川威久律师事务所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
在线咨询
冉超
湖北尚卓律师事务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在线咨询
田友文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
在线咨询
一对一服务
一对一服务
一对一专业解答咨询
服务保障
服务保障
平台律师均经过三重认证
高效解答
高效解答
快速咨询,快速响应
平台监督
平台监督
平台全程监督律师办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