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单位缴纳社保与个人缴纳社保例是多少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单位缴纳社保与个人缴纳社保的比例为多少?
社保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具体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1、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0%、
8%;
2、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
2%;
3、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
1%;
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
60%,个人不缴;
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不缴。
6、社保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由于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社保5大险种的缴费基数与待遇补偿基数均与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挂钩,因此,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各社保险种的调整。
7、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二、用人单位缴纳社保比例是多少
单位缴纳社保比例如下1.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20%;
2.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0%;
3.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
4.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
5.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
5%。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引用法规
[1]《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三、单位缴纳医保比例是多少,法律依据是什么。
单位和职工个人月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以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于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高低有什么区别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
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三、社保缴费基数2837是什么意思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指参保人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是计算应缴纳养老保险金额的基数,也是参保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我国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般是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特殊情况下,有上限与下限之分。如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拓展资料:
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
2、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3、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位缴纳社保与个人缴纳社保例是多少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