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打12345会保密吗?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拖欠工资打12345是会管用的吗
1、12345一般不能解决拖欠工资,拖欠工资属于劳动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引用法规
[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八条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九条
二、拖欠工资打12345是管用的吗
1、12345一般不能解决拖欠工资,拖欠工资属于劳动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引用法规
[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八条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九条
三、无证驾驶是否会被保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检察机关受理公民举报和查处举报案件,必须严格保密,各级人民检察院应严格遵循下列保密措施1.受理举报应在固定场所进行,专人接谈,无关人员不得接待、旁听和询问。
2、举报信件的收发、拆阅、登记、转办、保管和当面或电话举报的接待、接听、记录、录音等工作,应建立健全责任制,严防泄露或遗失举报材料。
3、对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及举报的必须严格保密,举报材料不准私自摘抄和复制。
4、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举报单位和被举报人。向被举报单位或被举报人调查核实情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追查举报人,对匿名举报除侦查工作需要外,不准鉴定笔迹。
6、向举报人核查情况时,应在做好保密工作、不暴露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
7、在宣传报道和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工作中,除征得举报人的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单位。对违反上述保密规定的责任人员,要根据情节和后果给予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民事纠纷打110会处理吗?
专业律师法律分析
民事纠纷打110公安机关一般组织调解进行处理。法律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条
五、本文为您提供一个民事纠纷打110可以处理的,欢迎阅读。
民事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范畴,拨打110不会处理。发生了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关单位、有关行政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十四条,110报警服务台受理报警的范围
(一)刑事案件。
(二)治安案(事)件。
(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四)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
(五)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引用法规 110接处警工作规则》 第十四条
[1]《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12345会保密吗?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