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工伤鉴定费标准,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工伤鉴定费标准"工伤事故赔偿标准是什么?
工伤鉴定四级赔偿标准是(一)医疗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二)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三)交通费、食宿费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四)康复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五)辅助器具费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六)停工留薪;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七)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八)伤残补助金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二、工伤赔偿标准如何制定,如何计算,如何认定。
你的问题我在听律网的解答如下你好,关于工伤认定鉴定赔偿标准如下(一)工伤事故的概念工伤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和个人雇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人身损害,以及罹患职业病的意外事故。(二)工伤事故的法律特征工伤事故具有如下特征1、工伤事故是发生在各类企业(包括私人雇工)中的事故2、工伤事故是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雇用的职工遭受人身伤亡的事故3、工伤事故是职工在执行工作职责中发生的事故4、工伤事故是在企业与受害职工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可以点击“咨询我”在线咨询,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
三、工伤认定标准如何评定工伤?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关于上述问题的解析如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法定情形有七种(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听律网引用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四、工伤鉴定赔偿标准工伤病残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工伤鉴定标准及工伤赔偿标准,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二) 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三) 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五、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二、十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上述两金标准,伤残等级确定,工伤保险条例未规定统一标准。此外,还包括停工留薪期工资、医疗费、工伤康复费、辅助器具费等项目。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2]《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六条
[3]《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六、工伤等级赔偿标准工伤鉴定费用和工伤赔偿标准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法律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七、"新工伤赔偿准则"
工伤赔偿按《工伤保险条例》的限定计量,你隶属河北省的需要参照《河北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来计量赔偿事项、范围与额度。
八、工伤赔偿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伤标准工伤鉴定费由谁出雇主承担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按各地规定,不服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的鉴定费,重新鉴定的结论改变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维持原结论的由申请人支付。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因工负伤、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因病、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支付;由被鉴定人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在申请时预付,如经鉴定结论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以上的,鉴定费用应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负担。没有单位的,鉴定费用由个人负担。重新鉴定的鉴定费用,由申请方预付。重新鉴定结论与原鉴定结论相符,鉴定费用由申请方负担。重新鉴定结论与鉴定结论不相符,鉴定费由原鉴定机构负担。因伤情病情变化要求再次申请鉴定所需的费用,由申请方负担。二、工伤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仍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伤残鉴定,一般而言,鉴定是在工伤医疗期满时进行,但是如果医疗期尚未满,但是工伤职工的病情属于相对稳定阶段,也可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工伤对人体致残的情况和结局千差万别,由于伤残性质、健康恢复状况、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不同的个人、不同的伤残确定的医疗期限不一样,因此进行鉴定的最佳时间也不尽一样,在此不可能具体地一一作出介绍,只能对各种致残情况分门别类的作一个大致的介绍,在实务中,还需依照个人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判断。各种致残情况大致分为三类器官损伤、功能障碍、职业病损伤。1、器官损伤。器官损伤是工伤造成某人体器官肢体的直接损伤或者缺失,如手被机器绞断等,另外,由于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肢体严重损伤、感染而采取的器官切除和截肢手术也可以包括在器官损伤中。虽然器官的损伤缺失较为直观和具体,评定分级也有严格清晰的限定,在损伤发生或者器官切除、修补时就可以决定伤残等级,但是,对器官损伤的鉴定要等到临床手术后修复创伤、伤口愈合以后进行,一旦临床上治愈或好转(主要指伤口愈合),就可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2、功能障碍。《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在总则部分规定“对功能障碍的判定,应以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医疗检查为依据”。
3、职业病损伤。同意外事故造成的工伤致残不一样,职业病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内科伤害,而且病情可能在不同时间有变化,很难有准确的医疗终止期,所以,职业病没有一个最佳的评定时间,只有一个相对的评定时间,而且进行伤残评定之后不像意外事故造成的工伤评定那样基本稳定。《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对此有如下规定“本标准所列各类血液病,内分泌及免疫功能低下及慢性中毒性肝病等,病情常有变化,对已进行过评残,经继续治疗后残情发生变化者应按国家社会规的要求,对残情重新进行评级。”“鉴于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一般不存在医疗终结问题,所以在执行此标准时,应每l一2年鉴定一次,故鉴定的有效期为1—2年。”
听律网引用法规
[1]《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
九、工伤赔偿标准工伤程度、赔偿标准和赔偿金额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具体工伤赔偿金额还是与各个地方工资标准、本人的年龄、受伤前工资、工伤级别等相关。n医疗费nn1、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nn2、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nn3、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nn住院伙食补助费nn1、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nn2、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nn停工留薪期待遇(非法用工伤亡生活费)nn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原单位按月支付。nn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nn3、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nn护理费nn1、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nn2、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nn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nn一次性伤残补助金nn6个月的本人工资;nn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nn1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nn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nn1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nn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加发50%。nn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全额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每减少1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递减20%。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全额的10%支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nn其他规定nn1、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nn2、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职工被人民宣告死亡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nn3、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nn(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nn(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nn(三)拒绝治疗的;nn(四)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nn4、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nn5、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nn6、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nn7、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nn8、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nn9、职工再次发生工伤,规定应当享受伤残津贴的,按照新认定的伤残等级享受伤残津贴待遇。nn10、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十、工伤赔偿标准,三级工伤,赔偿标准。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1、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按月享受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2、要求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补足差额。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第35条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伤鉴定费标准,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